6月27日,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魏祥为我们带来题为《基于南县地花鼓田野调查的思考》的田野分享。分享会由翟鑫主持,陈忠猛、邓昶担任评议人,刘灿姣教授对本次分享会进行总结。
魏祥首先对国家级非遗南县地花鼓进行了介绍。南县地花鼓主要有三种形式:对子地花鼓、竹马地花鼓和围龙地花鼓。他通过对地花鼓的历史性追踪,分析了南县地花鼓丰富性、规范性、灵活性、简朴性、稳定性的基本特征。基于对南县乡村文化活动的现状调查,指出发掘、抢救、保护南县地花鼓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。
魏祥分析了地花鼓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四个问题:政府宏观管理与民间意愿的不协调;政府层级管理之间的不协调;非遗对政府资金支持的依赖性过大,其延续堪忧;非遗与社会秩序之间的不协调。他进一步提出了几点思考:南县地花鼓的文化去向与地方的发展方向的关系;个体(艺人)、集体(政府)对地方文化进行引导、保护、挖掘的路径;非遗在现今社会的功能;非遗融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的方式;在村落文化保护方面,把握“农村的归农村,城市的归城市”这一论断的方法,以探索非遗发展的去向。
最后,魏祥分享田野考察的感悟:满怀热情深入田野;将书本与田野相结合,用时间来换取质量:善于选择方法论;注重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。
评议环节,陈忠猛建议,重视考察地花鼓艺术表演内容的变迁,通过挖掘、整理地方文献对已有资料进行补正,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非遗发展的动力机制。邓昶提出,田野考察应以问题为导向,回归研究对象本身,加强基础性理论研究,追求科学化的田野调查方法,增强理性思辨能力。
刘灿姣教授指出,田野考察应具备问题意识、学科意识,建议从戏曲人类学视角对地花鼓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挖掘。她鼓励现场学生充分结合自身学科基础,发挥学科优势,做接地气的田野调查,期待有更多精彩的田野分享能够在乡庐呈现。